小米深圳国际总部启用 开园仪式招募米粉20人
小米深圳国际总部启用 开园仪式招募米粉20人
小米深圳国际总部启用 开园仪式招募米粉20人齐鲁晚报(qílǔwǎnbào)·齐鲁壹点记者 魏银科 孙佳琪
今年以来,外卖江湖风云变幻,厮杀不断。先是京东高调闯入,搅乱一池春水;紧接着 5 月(yuè)初,淘宝闪购联合饿了(le)么强势加入战局,昔日(rì)(xīrì)外卖领域的绝对霸主美团,如今也不得不面临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(jìngzhēng)。7月的这场(zhèchǎng)补贴(bǔtiē)大战,更是将战局推向了新的高潮。7月2日,淘宝闪购宣布启动规模高达500亿元的补贴计划,准备在12个月内直补消费者及商家(shāngjiā)。美团也不甘示弱,从7月5日起投放大量大额(dàé)红包券(quàn),甚至推出“0元购”券。7月5日,美团单日零售订单量一举创下历史新高,达到1.2亿单;7月7日,淘宝闪购与饿了么联合披露数据,淘宝闪购当日订单数突破8000万单(wàndān),这意味着,以外卖和闪购为代表的中国大消费市场,日均总单量已经站上2亿单关口。
也就是说,大消费市场总(zǒng)单量新增了1亿单,在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,总量翻了一倍。市场规模呈现出跨越式扩张的态势(tàishì)。外卖“三国杀”激战正酣,消费者、骑手(qíshǒu)、商家和平台(píngtái)都深陷其中,那么最终受益的究竟是谁呢?
消费者(xiāofèizhě)和骑手狂欢过后,诸多问题浮出水面
这段时间消费者打开外卖平台,各种补贴、红包纷纷 “跳” 出来,令人眼花缭乱。在诱人的优惠下,消费者纷纷开启 “薅羊毛” 模式,社交媒体上到处可见人们炫耀自己低价购入的外卖,有人甚至夸张地表示(biǎoshì)冰箱都被(bèi)囤货塞满,直呼 “喝不(bù)完(wán),根本喝不完”。
消费者(xiāofèizhě)看似成为这场补贴大战中的(de)最大赢家,薅到了实实在在的羊毛,但事实真的如此吗?
(淘宝“闪购”平台(píngtái)推出的“新人下单得免单”活动 截图)
当下单的(de)(de)激情稍稍退却,诸多(zhūduō)问题逐渐浮出水面。不少(bùshǎo)消费者(xiāofèizhě)发现,低价背后,是一系列消费体验的打折。在记者的“根本做不完!”外卖大战白热化:店家赔钱也要卖,有骑手一天赚1700多元报道的评论区(qū),有消费者吐槽,在闪购点了份披萨,40分钟都无人接单;还有人遇到外卖员接单后一小时都没来得及取餐,申请退款却遭商家拒绝,最后只能排队半天联系人工客服才得以解决。
配送时长的(de)大幅增加是一个突出问题。以往30分钟左右能送达的外卖,如今可能需要1个小时甚至更久。大量订单涌入,超出了外卖骑手的承载能力(chéngzàinénglì),他们(tāmen)不得不(bùdébù)同时接下多个订单,奔波于各个商家与顾客之间,导致配送时间延长,消费者的用餐时间被严重打乱。“下午两点从潍坊出发在(zài)高铁上提前点好的晚餐,六点到(dào)济南(jǐnán)时还没收到。没办法,晚上7点的活动,只能饿着肚子晚点再说了。”消费者小杰无奈吐槽。
与此同时,餐品质量也(yě)饱受(bǎoshòu)诟病。不少消费者反映(fǎnyìng),虽然价格便宜了,但到手的餐品质量差到极点,错餐现象时有发生,“点的柠檬茶淡得几乎如同糖浆加水”;“花20.9元(yuán)(yuán)叫了一个牛腩牛杂mini煲,各种补贴加起来是23元,看似捡了大便宜,但外卖送上门后,牛腩、牛杂加起来不超过10片,其余的都是萝卜和汤”……
还有不少网友对消费者(xiāofèizhě)“吨吨吨”喝奶茶表示担忧。评论“暑假是奶茶最后的(de)狂欢,暑假过后医院专家又要出面啦!” “少喝点奶茶吧,适当喝,健康第一位。”等(děng)评论被高赞顶到前排。
“恶性竞争,都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,这些平台不是用差异化服务和品质去赢得消费者,而是靠最低级的价格手段,最终是谁家有羊毛薅谁家,没有了就抛弃。”网友斯沃恩的评论一针见血。在这场(zhèchǎng)补贴大战中,消费者虽然短期内获得了实实在在(shíshízàizài)的优惠(yōuhuì),但消费体验却大打折扣,而且长远(chángyuǎn)看,一旦补贴结束,消费者受益(shòuyì)能否持续充满了不确定性,可能又要面对价格回升(huíshēng)的局面,并且消费习惯一旦被低价(dījià)补贴培养起来,后续正常价格的外卖或许会让消费者难以接受。
补贴大战的另一个直接受益者是外卖骑手。“简直疯了(le),各种补贴一直挂着,我一天跑了127单,挣了1700元(yuán),破了自己的纪录。”“平时配送费最多6元,现在一单配送费就能补贴到十二三元,就算40度的天咱也不舍得休息(xiūxī)呀(ya)!”外卖员严先生说。
对于平台狂发补贴,记者采访的多(duō)位骑手都(dōu)表示 “多多益善”。“说实话,我身边干外卖(wàimài)骑手的都是经济条件一般的,送外卖就是为了多挣钱。平台补贴多订外卖的就多,单量上去才能多挣钱,外卖都希望平台多发补贴。”外卖骑手强哥直言不讳。
“单子送不(bù)完,根本送不完,一开工就是23个拉满了。” 订单量过大,骑手们也面临着诸多压力,此外(cǐwài),骑手们在户外奔波,防暑降温也成为一个重要问题。“这钱赚(zhuàn)得不容易啊(a),快递小哥一定注意交通安全和身体健康。”网友善意提醒道。
骑手们也清楚,补贴大战不会(huì)永远持续。一旦市场回归平静(píngjìng),订单量可能(kěnéng)会回落,配送费也可能恢复到以往的(de)水平,他们的收入也将受到影响。所以,从整体来看,骑手们在补贴大战期间虽然收入有所增加,但也付出了更多的艰辛,并且未来的收入稳定性依旧存在很大(hěndà)变数。
被裹挟下场,商家多销未必多赚(zhuàn)
消费者(xiāofèizhě)薅羊毛“狂欢(kuánghuān)”的背后,从连锁品牌到中小商家,都在承受着巨大压力。
“现在下单可能半小时都拿不到,大家要等很久!”在济南古茗经(gǔmíngjīng)四万达店(dádiàn)内,店员手里一边快速做着线上的(de)(de)饮品订单,一边给前来店里买奶茶的顾客说着。这次古茗经四万达店参与了美团“0元喝奶茶”的活动,消费者可以通过线上和线下两种方式(fāngshì)进行核销,免费(miǎnfèi)得到一杯活动饮品。7月6日,记者致电该店客服电话,店员告诉记者:“现在下单活动饮品外卖几小时都收不到,来线下取(qǔ)也一样,单太多了,根本做不出来。”
(美团“0元喝奶茶”的(de)活动截图)
同样参与活动的沪上阿姨品牌也(yě)存在类似情况:“4个人(gèrén),昨天(zuótiān)一共做了将近3000杯饮品。”店员告诉记者。而外卖骑手严先生也表示:他平时接单比较(bǐjiào)多的商家都爆单了,尤其沪上阿姨,太火爆了,历下区的几家全都卡餐严重,要等二三十分钟。
平台补贴(bǔtiē)多,爆单,但是商家真的多赚钱了吗?“太累了,而且挣得太少了。”山师附近(fùjìn)的一家蜜雪冰城店老板发出了这样的感叹。也(yě)有网友(wǎngyǒu)反馈,平台系统崩掉后自动接单,商家既做(zuò)不出来又拒接不了,很多店员都很崩溃。“大家都好奇(hàoqí)为什么一杯饮品能这么便宜,是因为除了平台补贴,商家也要配合平台补贴一部分,所以很多时候做一单还(hái)要赔2-3元,看起来(kànqǐlái)一天过万的营业额,最后刨除补贴水电等各种成本,平均一杯还赚不到一块钱。”饮品店店员一边说,一边给记者看后台的销售记录。
零元(yuán)(yuán)奶茶、2元牛排等超低价订单疯狂涌现。为了在“外卖大战”中不掉队(diàoduì),很多中小商家也(yě)想尽办法,寻求破局之道。“为了增加客量,我们店(diàn)平时(píngshí)也会在外卖平台搞些优惠活动,但像这几天奶茶店那种优惠力度,即使快餐店有,我们也是不会参与的。”在历下区某(mǒu)写字楼附近经营一家米线店的王老板告诉记者。王老板的米线店,到店吃都是12元,在外卖平台团购,米线10.8元、朝鲜面9.8元。一两元在顾客看来优惠寥寥,但是王老板表示,优惠后利润就(jiù)很薄了。
一直经营(jīngyíng)着一家线下烧肉店的(de)老刘给记者讲起了“省钱秘籍”:“你们年轻人还是线下到(dào)店里来买吧!就拿我的店举例子,为了保证自己的利润不受损,线下35元一斤的肉在线上我得卖(mài)到50多(duō)一斤才能覆盖平台成本,花同样的钱,外卖下单到手量会少很多,平台、骑手、商家都要赚钱,最后还是顾客买单呀!”
王老板很好奇(hàoqí)3元(yuán)一个的肉夹馍怎么挣钱,这两天在某品牌连锁肉夹馍店下了好几单。“到手后我根据自己多年来干餐饮的经验算了算,加上运营费、包装费等费用,3元根本(gēnběn)连成本都覆盖不了。”王老板很无奈。如果不参加活动,可能会面临流量(liúliàng)减少的问题,导致订单(dìngdān)量下降;而参加活动,又可能面临利润(lìrùn)受损的情况。品牌连锁店(liánsuǒdiàn)好歹还能靠资本扛一扛,他们这种小店资金储备少,供应链相对薄弱,一旦出现(chūxiàn)利润下滑或运营问题,很可能就会面临经营困难,甚至倒闭的风险。站在选择是否上线外卖(wàimài)、参与外卖活动的十字路口,许多商家都陷入了两难的境地。
面对困局,中小商家也在寻找破局之法。“其一,多平台分摊(fēntān)风险,不押宝单一平台,布局美团、京东、抖音等,分散流量依赖;其二,死守私域(sīyù)流量,借小(jièxiǎo)程序+社群,将用户牢牢(láoláo)掌握在自己手中(shǒuzhōng),增强用户粘性与复购。”在某社交平台上,做烘焙的小川哥给出了自己的建议。
股价与(yǔ)盈利承压,平台烧钱还能持续多久?
外卖平台掀起的这场补贴大战,本质上是一场烧钱的竞争。高盛测算,仅在(zài)6月单季度(jìdù),阿里、美团、京东三家公司的总投资额就达250亿元人民币。美团CEO王兴早在5月末就表示,由于其他平台保持高补贴率,美团将(jiāng)继续加大投入,这预计会使未来核心本地商业收入的同比增长率放缓,核心本地商务的经营利润也(yě)将大幅下降(xiàjiàng)。
这种大规模的烧钱补贴,直接(zhíjiē)在资本市场(shìchǎng)上(shàng)得到(dédào)了体现。7月7日,港股茶饮概念股迅速走高,茶百道一度涨(zhǎng)超15%,收盘(shōupán)涨11.4%;古茗一度涨超13%,收盘涨6.15%;奈雪的茶一度涨超10%,收盘涨3.95%;蜜雪集团一度涨7%,收涨5.74%;沪上阿姨以涨5.68%收盘。A股市场同步联动,食品饮料板块中,为茶饮企业(qǐyè)提供原料的海融科技20%涨停,佳禾食品4.93%、香飘飘2.17%跟涨。
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(de)是,掀起外卖大战的平台企业却集体下跌,美团盘中一度跌超4%、阿里巴巴(ālǐbābā)跌超2.5%,京东集团跌近(jìn)2%。收盘(shōupán)时,美团跌1.49%,即便阿里巴巴微涨(wēizhǎng)(zhǎng)0.29%、京东集团涨0.48%,但整体平台股价表现依旧低迷。自4月京东入局外卖以来(yǐlái),其股价已从170港元左右跌至(diēzhì)124港元左右,跌幅超20%,市值蒸发约1000亿港元;美团股价长期低位徘徊,近1个月因淘宝闪购入局再跌15%,市值缩水约1500亿港元;阿里巴巴5月至今跌幅15%,上周随补贴力度加大跌超6%,市值面临(miànlín)跌破2万亿的压力。
平台之所以不惜血本投入补贴大战,是为了(wèile)争夺市场份额,获取更多的用户流量。在增量市场见(jiàn)顶的当下(dāngxià),外卖平台需要通过(tōngguò)(tōngguò)这种方式来巩固(gǒnggù)或扩大自己的市场地位。美团推出“浣熊(huànxióng)食堂”,以“明厨亮灶 + 全流程管控”重新定义外卖行业的“放心”标准,试图从外卖平台向产业链(chǎnyèliàn)上下游进行下探,通过 “反哺行业” 来夯实自身壁垒。淘宝闪购则凭借淘宝的巨大流量优势,联合饿(è)了么,以高额补贴迅速吸引用户,拓展市场。京东外卖则聚焦 “品质堂食”,通过 “零佣金 + 高福利(gāofúlì)” 吸引商家与骑手,努力在竞争中寻求突破。7月8日,京东外卖宣布:正式启动“双百计划”,投入超百亿元真金白银(jīnbáiyín)扶持更多品类标杆品牌销量破百万。截至7月8日,京东外卖上线4个月已有近200个餐饮品牌在京东外卖销量破百万。
但在增量市场见顶的当下,外卖平台试图通过补贴争夺(zhēngduó)存量市场份额,这种竞争模式不仅压缩了自身利润空间,还使得市场竞争格局愈发不稳定。投资者(tóuzīzhě)在面对这种充满不确定性(bùquèdìngxìng)的局面时(shí),往往选择用脚投票,抛售相关股票,导致股价(gǔjià)下跌。长期来看,平台需要找到一种可持续的商业模式,否则,高昂的补贴成本将(jiāng)对其盈利和发展造成严重影响。
外卖内卷何时休:如何走向共同受益与良性发展(fāzhǎn)?
当前(dāngqián)消费者、骑手、商家、平台的(de)多方入局的产业生态模式下,最终受益的到底是谁?
外卖市场的(de)“三国杀”仍在持续上演,消费者虽短期内薅到了羊毛,但长期消费体验和食品质量问题存疑;骑手单量与(yǔ)收入提升的同时,也(yě)面临高强度工作压力与未来收入不稳定的困境;商家订单暴增却盈利(yínglì)困难(kùnnán),陷入两难抉择;平台烧钱(shāoqián)抢占市场,盈利和商业生态也都各自承受压力。多方的竞争与参与,是增加了就业机会、促进了消费市场(xiāofèishìchǎng)的发展,还是无形挤压了各行各业的生存空间在目前看来都是未知。
如何推动才能使大家共同受益(shòuyì)、共同促进行业生态向好的(de)方向可持续发展?山东财经大学(cáijīngdàxué)中国国际低碳学院教授、执行院长王璟珉向记者谈了自己的看法:平台发放消费(xiāofèi)券补贴的形式短期来看确实可以增加客户的使用黏性,但长远(chángyuǎn)来看,消费者长期被助推消费,大家的消费习惯或许会被带偏。有(yǒu)可能形成(xíngchéng)不按需购买的消费习惯,从而造成浪费和耗散,从一定程度上来讲必然会造成资源的浪费,产生环保问题。
如果(rúguǒ)过度追求低价,为了通过效率来(lái)获取额外的利润而不考虑质量的时候,长此以往商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问题会不会出问题?最后消费者的利益谁来保障?这(zhè)都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。
平台(píngtái)(píngtái)(píngtái)间的(de)竞争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大消费市场(xiāofèishìchǎng)的发展。王璟珉院长说:“参与竞争是好事,但是什么样的竞争是健康和持续发展的?这件事值得我们反思。外卖平台如何在竞争发展的同时,避免恶性竞争,进入到一个新的蓝海世界,打造(dǎzào)出不一样的平台经济显得尤为重要。因此(yīncǐ)各大平台应该具备责任意识,引领良性竞争,优化平台,让利消费者、骑手和商家三方,打造新的平台经济模式,避免卷入低水平竞争。这应该是我们需要去鼓励和考虑的。”
新闻线索报料通道:应用市场下载“齐鲁(qílǔ)壹点”APP,或搜索微信小程序“齐鲁壹点”,全省800位记者(jìzhě)在线等你来报料!
齐鲁晚报(qílǔwǎnbào)·齐鲁壹点记者 魏银科 孙佳琪
今年以来,外卖江湖风云变幻,厮杀不断。先是京东高调闯入,搅乱一池春水;紧接着 5 月(yuè)初,淘宝闪购联合饿了(le)么强势加入战局,昔日(rì)(xīrì)外卖领域的绝对霸主美团,如今也不得不面临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(jìngzhēng)。7月的这场(zhèchǎng)补贴(bǔtiē)大战,更是将战局推向了新的高潮。7月2日,淘宝闪购宣布启动规模高达500亿元的补贴计划,准备在12个月内直补消费者及商家(shāngjiā)。美团也不甘示弱,从7月5日起投放大量大额(dàé)红包券(quàn),甚至推出“0元购”券。7月5日,美团单日零售订单量一举创下历史新高,达到1.2亿单;7月7日,淘宝闪购与饿了么联合披露数据,淘宝闪购当日订单数突破8000万单(wàndān),这意味着,以外卖和闪购为代表的中国大消费市场,日均总单量已经站上2亿单关口。
也就是说,大消费市场总(zǒng)单量新增了1亿单,在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,总量翻了一倍。市场规模呈现出跨越式扩张的态势(tàishì)。外卖“三国杀”激战正酣,消费者、骑手(qíshǒu)、商家和平台(píngtái)都深陷其中,那么最终受益的究竟是谁呢?
消费者(xiāofèizhě)和骑手狂欢过后,诸多问题浮出水面
这段时间消费者打开外卖平台,各种补贴、红包纷纷 “跳” 出来,令人眼花缭乱。在诱人的优惠下,消费者纷纷开启 “薅羊毛” 模式,社交媒体上到处可见人们炫耀自己低价购入的外卖,有人甚至夸张地表示(biǎoshì)冰箱都被(bèi)囤货塞满,直呼 “喝不(bù)完(wán),根本喝不完”。
消费者(xiāofèizhě)看似成为这场补贴大战中的(de)最大赢家,薅到了实实在在的羊毛,但事实真的如此吗?
(淘宝“闪购”平台(píngtái)推出的“新人下单得免单”活动 截图)
当下单的(de)(de)激情稍稍退却,诸多(zhūduō)问题逐渐浮出水面。不少(bùshǎo)消费者(xiāofèizhě)发现,低价背后,是一系列消费体验的打折。在记者的“根本做不完!”外卖大战白热化:店家赔钱也要卖,有骑手一天赚1700多元报道的评论区(qū),有消费者吐槽,在闪购点了份披萨,40分钟都无人接单;还有人遇到外卖员接单后一小时都没来得及取餐,申请退款却遭商家拒绝,最后只能排队半天联系人工客服才得以解决。
配送时长的(de)大幅增加是一个突出问题。以往30分钟左右能送达的外卖,如今可能需要1个小时甚至更久。大量订单涌入,超出了外卖骑手的承载能力(chéngzàinénglì),他们(tāmen)不得不(bùdébù)同时接下多个订单,奔波于各个商家与顾客之间,导致配送时间延长,消费者的用餐时间被严重打乱。“下午两点从潍坊出发在(zài)高铁上提前点好的晚餐,六点到(dào)济南(jǐnán)时还没收到。没办法,晚上7点的活动,只能饿着肚子晚点再说了。”消费者小杰无奈吐槽。
与此同时,餐品质量也(yě)饱受(bǎoshòu)诟病。不少消费者反映(fǎnyìng),虽然价格便宜了,但到手的餐品质量差到极点,错餐现象时有发生,“点的柠檬茶淡得几乎如同糖浆加水”;“花20.9元(yuán)(yuán)叫了一个牛腩牛杂mini煲,各种补贴加起来是23元,看似捡了大便宜,但外卖送上门后,牛腩、牛杂加起来不超过10片,其余的都是萝卜和汤”……
还有不少网友对消费者(xiāofèizhě)“吨吨吨”喝奶茶表示担忧。评论“暑假是奶茶最后的(de)狂欢,暑假过后医院专家又要出面啦!” “少喝点奶茶吧,适当喝,健康第一位。”等(děng)评论被高赞顶到前排。
“恶性竞争,都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,这些平台不是用差异化服务和品质去赢得消费者,而是靠最低级的价格手段,最终是谁家有羊毛薅谁家,没有了就抛弃。”网友斯沃恩的评论一针见血。在这场(zhèchǎng)补贴大战中,消费者虽然短期内获得了实实在在(shíshízàizài)的优惠(yōuhuì),但消费体验却大打折扣,而且长远(chángyuǎn)看,一旦补贴结束,消费者受益(shòuyì)能否持续充满了不确定性,可能又要面对价格回升(huíshēng)的局面,并且消费习惯一旦被低价(dījià)补贴培养起来,后续正常价格的外卖或许会让消费者难以接受。
补贴大战的另一个直接受益者是外卖骑手。“简直疯了(le),各种补贴一直挂着,我一天跑了127单,挣了1700元(yuán),破了自己的纪录。”“平时配送费最多6元,现在一单配送费就能补贴到十二三元,就算40度的天咱也不舍得休息(xiūxī)呀(ya)!”外卖员严先生说。
对于平台狂发补贴,记者采访的多(duō)位骑手都(dōu)表示 “多多益善”。“说实话,我身边干外卖(wàimài)骑手的都是经济条件一般的,送外卖就是为了多挣钱。平台补贴多订外卖的就多,单量上去才能多挣钱,外卖都希望平台多发补贴。”外卖骑手强哥直言不讳。
“单子送不(bù)完,根本送不完,一开工就是23个拉满了。” 订单量过大,骑手们也面临着诸多压力,此外(cǐwài),骑手们在户外奔波,防暑降温也成为一个重要问题。“这钱赚(zhuàn)得不容易啊(a),快递小哥一定注意交通安全和身体健康。”网友善意提醒道。
骑手们也清楚,补贴大战不会(huì)永远持续。一旦市场回归平静(píngjìng),订单量可能(kěnéng)会回落,配送费也可能恢复到以往的(de)水平,他们的收入也将受到影响。所以,从整体来看,骑手们在补贴大战期间虽然收入有所增加,但也付出了更多的艰辛,并且未来的收入稳定性依旧存在很大(hěndà)变数。
被裹挟下场,商家多销未必多赚(zhuàn)
消费者(xiāofèizhě)薅羊毛“狂欢(kuánghuān)”的背后,从连锁品牌到中小商家,都在承受着巨大压力。
“现在下单可能半小时都拿不到,大家要等很久!”在济南古茗经(gǔmíngjīng)四万达店(dádiàn)内,店员手里一边快速做着线上的(de)(de)饮品订单,一边给前来店里买奶茶的顾客说着。这次古茗经四万达店参与了美团“0元喝奶茶”的活动,消费者可以通过线上和线下两种方式(fāngshì)进行核销,免费(miǎnfèi)得到一杯活动饮品。7月6日,记者致电该店客服电话,店员告诉记者:“现在下单活动饮品外卖几小时都收不到,来线下取(qǔ)也一样,单太多了,根本做不出来。”
(美团“0元喝奶茶”的(de)活动截图)
同样参与活动的沪上阿姨品牌也(yě)存在类似情况:“4个人(gèrén),昨天(zuótiān)一共做了将近3000杯饮品。”店员告诉记者。而外卖骑手严先生也表示:他平时接单比较(bǐjiào)多的商家都爆单了,尤其沪上阿姨,太火爆了,历下区的几家全都卡餐严重,要等二三十分钟。
平台补贴(bǔtiē)多,爆单,但是商家真的多赚钱了吗?“太累了,而且挣得太少了。”山师附近(fùjìn)的一家蜜雪冰城店老板发出了这样的感叹。也(yě)有网友(wǎngyǒu)反馈,平台系统崩掉后自动接单,商家既做(zuò)不出来又拒接不了,很多店员都很崩溃。“大家都好奇(hàoqí)为什么一杯饮品能这么便宜,是因为除了平台补贴,商家也要配合平台补贴一部分,所以很多时候做一单还(hái)要赔2-3元,看起来(kànqǐlái)一天过万的营业额,最后刨除补贴水电等各种成本,平均一杯还赚不到一块钱。”饮品店店员一边说,一边给记者看后台的销售记录。
零元(yuán)(yuán)奶茶、2元牛排等超低价订单疯狂涌现。为了在“外卖大战”中不掉队(diàoduì),很多中小商家也(yě)想尽办法,寻求破局之道。“为了增加客量,我们店(diàn)平时(píngshí)也会在外卖平台搞些优惠活动,但像这几天奶茶店那种优惠力度,即使快餐店有,我们也是不会参与的。”在历下区某(mǒu)写字楼附近经营一家米线店的王老板告诉记者。王老板的米线店,到店吃都是12元,在外卖平台团购,米线10.8元、朝鲜面9.8元。一两元在顾客看来优惠寥寥,但是王老板表示,优惠后利润就(jiù)很薄了。
一直经营(jīngyíng)着一家线下烧肉店的(de)老刘给记者讲起了“省钱秘籍”:“你们年轻人还是线下到(dào)店里来买吧!就拿我的店举例子,为了保证自己的利润不受损,线下35元一斤的肉在线上我得卖(mài)到50多(duō)一斤才能覆盖平台成本,花同样的钱,外卖下单到手量会少很多,平台、骑手、商家都要赚钱,最后还是顾客买单呀!”
王老板很好奇(hàoqí)3元(yuán)一个的肉夹馍怎么挣钱,这两天在某品牌连锁肉夹馍店下了好几单。“到手后我根据自己多年来干餐饮的经验算了算,加上运营费、包装费等费用,3元根本(gēnběn)连成本都覆盖不了。”王老板很无奈。如果不参加活动,可能会面临流量(liúliàng)减少的问题,导致订单(dìngdān)量下降;而参加活动,又可能面临利润(lìrùn)受损的情况。品牌连锁店(liánsuǒdiàn)好歹还能靠资本扛一扛,他们这种小店资金储备少,供应链相对薄弱,一旦出现(chūxiàn)利润下滑或运营问题,很可能就会面临经营困难,甚至倒闭的风险。站在选择是否上线外卖(wàimài)、参与外卖活动的十字路口,许多商家都陷入了两难的境地。
面对困局,中小商家也在寻找破局之法。“其一,多平台分摊(fēntān)风险,不押宝单一平台,布局美团、京东、抖音等,分散流量依赖;其二,死守私域(sīyù)流量,借小(jièxiǎo)程序+社群,将用户牢牢(láoláo)掌握在自己手中(shǒuzhōng),增强用户粘性与复购。”在某社交平台上,做烘焙的小川哥给出了自己的建议。
股价与(yǔ)盈利承压,平台烧钱还能持续多久?
外卖平台掀起的这场补贴大战,本质上是一场烧钱的竞争。高盛测算,仅在(zài)6月单季度(jìdù),阿里、美团、京东三家公司的总投资额就达250亿元人民币。美团CEO王兴早在5月末就表示,由于其他平台保持高补贴率,美团将(jiāng)继续加大投入,这预计会使未来核心本地商业收入的同比增长率放缓,核心本地商务的经营利润也(yě)将大幅下降(xiàjiàng)。
这种大规模的烧钱补贴,直接(zhíjiē)在资本市场(shìchǎng)上(shàng)得到(dédào)了体现。7月7日,港股茶饮概念股迅速走高,茶百道一度涨(zhǎng)超15%,收盘(shōupán)涨11.4%;古茗一度涨超13%,收盘涨6.15%;奈雪的茶一度涨超10%,收盘涨3.95%;蜜雪集团一度涨7%,收涨5.74%;沪上阿姨以涨5.68%收盘。A股市场同步联动,食品饮料板块中,为茶饮企业(qǐyè)提供原料的海融科技20%涨停,佳禾食品4.93%、香飘飘2.17%跟涨。
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(de)是,掀起外卖大战的平台企业却集体下跌,美团盘中一度跌超4%、阿里巴巴(ālǐbābā)跌超2.5%,京东集团跌近(jìn)2%。收盘(shōupán)时,美团跌1.49%,即便阿里巴巴微涨(wēizhǎng)(zhǎng)0.29%、京东集团涨0.48%,但整体平台股价表现依旧低迷。自4月京东入局外卖以来(yǐlái),其股价已从170港元左右跌至(diēzhì)124港元左右,跌幅超20%,市值蒸发约1000亿港元;美团股价长期低位徘徊,近1个月因淘宝闪购入局再跌15%,市值缩水约1500亿港元;阿里巴巴5月至今跌幅15%,上周随补贴力度加大跌超6%,市值面临(miànlín)跌破2万亿的压力。
平台之所以不惜血本投入补贴大战,是为了(wèile)争夺市场份额,获取更多的用户流量。在增量市场见(jiàn)顶的当下(dāngxià),外卖平台需要通过(tōngguò)(tōngguò)这种方式来巩固(gǒnggù)或扩大自己的市场地位。美团推出“浣熊(huànxióng)食堂”,以“明厨亮灶 + 全流程管控”重新定义外卖行业的“放心”标准,试图从外卖平台向产业链(chǎnyèliàn)上下游进行下探,通过 “反哺行业” 来夯实自身壁垒。淘宝闪购则凭借淘宝的巨大流量优势,联合饿(è)了么,以高额补贴迅速吸引用户,拓展市场。京东外卖则聚焦 “品质堂食”,通过 “零佣金 + 高福利(gāofúlì)” 吸引商家与骑手,努力在竞争中寻求突破。7月8日,京东外卖宣布:正式启动“双百计划”,投入超百亿元真金白银(jīnbáiyín)扶持更多品类标杆品牌销量破百万。截至7月8日,京东外卖上线4个月已有近200个餐饮品牌在京东外卖销量破百万。
但在增量市场见顶的当下,外卖平台试图通过补贴争夺(zhēngduó)存量市场份额,这种竞争模式不仅压缩了自身利润空间,还使得市场竞争格局愈发不稳定。投资者(tóuzīzhě)在面对这种充满不确定性(bùquèdìngxìng)的局面时(shí),往往选择用脚投票,抛售相关股票,导致股价(gǔjià)下跌。长期来看,平台需要找到一种可持续的商业模式,否则,高昂的补贴成本将(jiāng)对其盈利和发展造成严重影响。
外卖内卷何时休:如何走向共同受益与良性发展(fāzhǎn)?
当前(dāngqián)消费者、骑手、商家、平台的(de)多方入局的产业生态模式下,最终受益的到底是谁?
外卖市场的(de)“三国杀”仍在持续上演,消费者虽短期内薅到了羊毛,但长期消费体验和食品质量问题存疑;骑手单量与(yǔ)收入提升的同时,也(yě)面临高强度工作压力与未来收入不稳定的困境;商家订单暴增却盈利(yínglì)困难(kùnnán),陷入两难抉择;平台烧钱(shāoqián)抢占市场,盈利和商业生态也都各自承受压力。多方的竞争与参与,是增加了就业机会、促进了消费市场(xiāofèishìchǎng)的发展,还是无形挤压了各行各业的生存空间在目前看来都是未知。
如何推动才能使大家共同受益(shòuyì)、共同促进行业生态向好的(de)方向可持续发展?山东财经大学(cáijīngdàxué)中国国际低碳学院教授、执行院长王璟珉向记者谈了自己的看法:平台发放消费(xiāofèi)券补贴的形式短期来看确实可以增加客户的使用黏性,但长远(chángyuǎn)来看,消费者长期被助推消费,大家的消费习惯或许会被带偏。有(yǒu)可能形成(xíngchéng)不按需购买的消费习惯,从而造成浪费和耗散,从一定程度上来讲必然会造成资源的浪费,产生环保问题。
如果(rúguǒ)过度追求低价,为了通过效率来(lái)获取额外的利润而不考虑质量的时候,长此以往商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问题会不会出问题?最后消费者的利益谁来保障?这(zhè)都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。
平台(píngtái)(píngtái)(píngtái)间的(de)竞争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大消费市场(xiāofèishìchǎng)的发展。王璟珉院长说:“参与竞争是好事,但是什么样的竞争是健康和持续发展的?这件事值得我们反思。外卖平台如何在竞争发展的同时,避免恶性竞争,进入到一个新的蓝海世界,打造(dǎzào)出不一样的平台经济显得尤为重要。因此(yīncǐ)各大平台应该具备责任意识,引领良性竞争,优化平台,让利消费者、骑手和商家三方,打造新的平台经济模式,避免卷入低水平竞争。这应该是我们需要去鼓励和考虑的。”
新闻线索报料通道:应用市场下载“齐鲁(qílǔ)壹点”APP,或搜索微信小程序“齐鲁壹点”,全省800位记者(jìzhě)在线等你来报料!

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